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智能电网建设中用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电数字化、自动化的有力支撑,通过对配电变压器和最终用户用电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用电监测、负荷管理、线损分析、自动抄表等功能,对加强电力保障、推进有序用电、实现“限电不拉闸”等具备极其重大作用。近年来,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市场规模一直增长,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对能源管理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得益于该系统的应用场景范围逐步扩大,不仅局限于工商业用户,还逐渐向居民用户渗透,智能家居的普及也为其提供了市场机遇。据统计,2021-2026年,智能电表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将带来总计超过2000亿元的市场需求。
相关上市企业:新联电子(002546)、林洋能源(601222)、海兴电力(603556)、炬华科技(300360)、三星医疗(601567)、万盛智能(835544)、迦南智能(300880)、友讯达(300514)、煜邦电力(688597)、开发科技(920029)等
相关企业:上海协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冠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南瑞中天电力电子有限公司、光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博纳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睿昊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博高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处理和分析电力用户用电信息的系统,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该系统主要是通过对电力用户的用电数据来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处理,为电力公司、政府部门和用户更好的提供有用的信息,以帮他们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电力资源。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主站系统、通信信道、计量采集设备。主站系统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管理中心,负责电能信息采集、数据管理和分析应用。通信信道用于主站和终端层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信方式包括专网和公网。计量采集设备主要由单/三相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集中器、专变终端)组成,智能电表的信息通过RS-485、载波、微功率等方式汇集到采集终端,终端负责处理和冻结有关数据,并与上层主站进行数据交互。
国内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80年代末,为缓解供电紧张局面,实现“拉户不拉路、移峰填谷”等需求侧管理功能,国内开始研究使用230M无线监控频段的电力负荷监控系统,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型电力用户的用电负荷以解决电力不足的矛盾。这时期系统使用变送器加脉冲采集的方式采集电能信息,以负荷监控功能为主,每个城市设备容量一般在几百台,仅安装于大型电力用户。
第二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机电一体表和全电子式电能表开始应用,通过RS485总线进行现场信息的采集成为主要方式。供电紧张局面的缓解促使负荷监控系统的功能从以负荷监控为主转向以负荷管理和用电信息采集为主,系统采集数据用于用电监察、用电分析、营业发行,采集范围也从大型专变用户向中、小型专变用户、配变台区和低压小用户扩展,用电信息采集功能开始步入实用阶段,系统更名为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第三阶段:随着公共移动通信网的建设,短信、GSM拨号、GPRS、CDMA通信方式在2002年开始在负荷管理系统中大范围的应用。2004 年修订《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信传输规约》,增加了对公网信道的支持。Q/GDW 130-2005《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负荷管理技术标准和通信规约的颁布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电能信息采集行业的发展。公网通信方式的普及和市场容量的扩张使得一些有实力的以电能表生产为主的厂家纷纷进入电能信息采集领域。由于一个地市级系统的终端设备规模能够达到上万台,采集范围也从高压专变用户向低压用户延伸,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更名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第四阶段:2005 年国家电网公司启动营销现代化建设,电能信息采集行业进入快速地发展阶段。为加快营销计量、抄表、收费标准化建设,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全面建设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国网范围内电力用户“全覆盖、全采集”,有效改变长期以来无法及时、完整、准确掌控电力用户个人信息的局面。
从产业链来看,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行业上游主要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供各种零部件和设备,如通讯、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这些零部件及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因此,上游供应商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对产业链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中游是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行业。下业主要是电力行业。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行业与电力行业的发展紧密关联,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两大电网公司的用电自动化建设投资是决定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行业未来需求。
近年来,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保持稳定增长,2018-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从68449亿千瓦时增长至98521亿千瓦时。2025年1-2月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55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14921亿千瓦时。可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均呈稳定增长状态,不断助推行业快速发展。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快速实施以及电能表轮换工作的开展,作为智能电网用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设备的需求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持续增长。从国家电网招投标情况去看,近年来,国网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项目招标金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24年国网3个批次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项目公示中标金额达到249.17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7%左右。
注:本文节选出自智研咨询发布的《研判2025!中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行业发展历史、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的新趋势分析:智能电网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推动行业规模逐步扩大[图]》行业分析文章,如需获取行业文章全部内容,可进入智研咨询官网搜索查看。
更多关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业的深度研究及全面数据,请关注智研咨询官网或公众号(智研咨询),您也能咨询了解智研咨询重磅发布的《中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本《报告》从2024年全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行业发展环境、整体运行状态趋势、运行现状、进出口、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系统、客观的对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行业发展运行进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5年中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报告》是系统分析2024年度中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行业发展状况的著作,对于全方面了解中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行业的发展状况、开展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行业发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具备极其重大的借鉴价值,可供从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行业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等有关人员阅读参考。
智研咨询专注产业咨询十五年,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公司可以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